關于RFID的幾個常見問題
1.什么是RFID
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,即射頻識別。常稱為感應式電子晶片或近接卡、感應卡、非接觸卡、電子標簽、電子條碼,等等。
一套完整 RFID系統由 Reader 與 Transponder 兩部份組成 ,其動作原理為由 Reader 發射一特定頻率之無限電波能量給Transponder,用以驅動Transponder電路將內部之ID Code送出,此時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。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電池、免接觸、免刷卡故不怕臟污,且晶片密碼為世界唯一無法復制,安全性高、長壽命。
RFID的應用非常廣泛,目前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、汽車晶片防盜器、門禁管制、停車場管制、生產線自動化、物料管理。RFID標簽有兩種: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。
2.什么是電子標簽
電子標簽即為 RFID 有的稱射頻標簽、射頻識別。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,通過射頻信號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,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,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,RFID技術具有條形碼所不具備的防水、防磁、耐高溫、使用壽命長、讀取距離大、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、存儲數據容量更大、存儲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。
2. 什么是RFID技術?
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,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,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,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。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操作快捷方便。
短距離射頻產品不怕油漬、灰塵污染等惡劣的環境,可在這樣的環境中替代條碼,例如用在工廠的流水線上跟蹤物體。長距射頻產品多用于交通上,識別距離可達幾十米,如自動收費或識別車輛身份等。
4.什么是RFID解決方案
RFID解決方案是RFID技術供應商針對行業發展特點制定的RFID應用方案,可根據不同企業的實際要求“量身定做”。
RFID解決方案可按照行業進行分類,物流、防偽防盜、身份識別、資產管理、動物管理、快捷支付等等 查看方案請點擊此處.
5.什么是RFID中間件
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,而 中間 件(Middleware)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,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應用的問世。
RFID產業潛力無窮,應用的范圍遍及制造、物流、醫療、運輸、零售、國防等等。Gartner Group認為,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,然而其成功之關鍵除了標簽(Tag)的價格、天線的設計、波段的標準化、設備的認證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有關鍵的應用軟件(Killer Application),才能迅速推廣。而 中間 件(Middleware)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,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應用的問世。
6.RFID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?
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:
標簽(Tag):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,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,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; 閱讀器(Reader):讀取(有時還可以寫入)標簽信息的設備,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;
天線(Antenna):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。
7.是什么讓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?
據Sanford C.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,通過采用RFID,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.5億美元,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。盡管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過于樂觀,但毫無疑問,RFID有助于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:商品斷貨和損耗(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),而現在單是盜竊一項,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,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,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。研究機構估計,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%。
8.RFID無線識別電子標簽基礎介紹:
無線射頻識別技術(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,RFID)是一種非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(電感或電磁耦合)或雷達反射的傳輸特性,實現對被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。
RFID系統至少包含電子標簽和RFID閱讀器兩部分。電子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載體,電子標簽由標簽天線和標簽專用芯片組成。依據電子標簽供電方式的不同,電子標簽可以分為有源電子標簽(Active tag)、無源電子標簽(Passive tag)和半無源電子標簽(Semi—passive tag)。有源電子標簽內裝有電池,無源射頻標簽沒有內裝電池,半無源電子標簽(Semi—passive tag)部分依靠電池工作。
電子標簽依據頻率的不同可分為低頻電子標簽、高頻電子標簽、超高頻電子標簽和微波電子標簽。依據封裝形式的不同可分為信用卡標簽、線形標簽、紙狀標簽、玻璃管標簽、圓形標簽及特殊用途的異形標簽等。
RFID閱讀器(讀寫器)通過天線與RFID電子標簽進行無線通信,可以實現對標簽識別碼和內存數據的讀出或寫入操作。典型的閱讀器包含有高頻模塊(發送器和接收器)、控制單元以及閱讀器天線。
9.RFID發展歷程:
RFID直接繼承了雷達的概念,并由此發展出一種生機勃勃的AIDC新技術——RFID技術。1948年哈里.斯托克曼發表的“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訊”奠定了射頻識別RFID的理論基礎。
1)RFID技術發展的歷程表。在20世紀中,無線電技術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。RFID技術的發展可按10年期劃分如下:
1941~1950年。雷達的改進和應用催生了RFID技術,1948年奠定了RFID技術的理論基礎。
1951—1960年。早期RFID技術的探索階段,主要處于實驗室實驗研究。
1961—1970年。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了發展,開始了一些應用嘗試。
1971—1980年。RFID技術與產品研發處于一個大發展時期,各種RFID技術測試得到加速。出現了一些最早的RFID應用。
1981~1990年。RFID技術及產品進入商業應用階段,各種規模應用開始出現。
1991~2000年。RFID技術標準化問題日趨得到重視,RFID產品得到廣泛采用,RFID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2001—今。標準化問題日趨為人們所重視,RFID產品種類更加豐富,有源電子標簽、
無源電子標簽及半無源電子標簽均得到發展,電子標簽成本不斷降低,規模應用行業擴大。
RFID技術的理論得到豐富和完善。單芯片電子標簽、多電子標簽識讀、無線可讀可寫、無源電子標簽的遠距離識別、適應高速移動物體的RFID正在成為現實。